沙尘中,兵马俑坐地铁上班:未来我们在美术馆里只能看到AI作品吗?

灯火通明的写字楼里,满身尘土的兵马俑正踩着泥浆奔忙;办事大厅变身古代石窟,兵马俑正俯身等待办事;就连地铁上,也坐满了兵马俑……这一组奇异的图片,由人工智能创作,被网友戏称为《刚刚出土》。

当从北方一路吹向江南的沙尘尚在空中盘旋,社交平台上就已出现一系列以此为主题、颇具创意和视觉冲击的图片。从事艺术品交易的黄涛笑言:“这可比艺术家创作效率高多了。”

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技术正与艺术越来越深刻地纠缠融合。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上人工智能创造的画作夺冠的争议言犹在耳,在以手工艺闻名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号称“全球首家人工智能画廊”的Dead End AI于3月18日开幕。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高歌猛进,未来的博物馆、美术馆,也会被效率奇高、“创造力”惊人的人工智能作品占据吗?

人人皆可当艺术家?

日前,有网友发布了一组图片:地铁车厢里,坐着的不是乘客,而是被尘土覆盖全身的兵马俑;道路上,也有兵马俑骑车一路尘土飞扬,身着铠甲,却头戴糊满灰尘的钢盔、护目镜。在介绍中,该网友表示使用人工智能绘画平台Midjourney生成。这组图片获得了2641个赞。此外,该网友还发布了同样由人工智能生成的黄沙笼罩杭州西湖、上海陆家嘴等长三角地标的图像。

这一创意引发不少网友跟进,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了更多“同系列”作品:有兵马俑坐在积满尘土的工位上使用电脑,在烟尘弥漫的会议室里开会,还有冒着风沙骑车送外卖的。有学习美术的网友直言,“还学个啥,AI直接就能出图了。”

沙尘中,兵马俑坐地铁上班:未来我们在美术馆里只能看到AI作品吗?

一个网友同一天利用AI生成不同主题的沙尘暴主题图片

从事过多年艺术品交易的黄涛看到这一组作品会心一笑,“这很像90—00年代流行过的一种题材,以戏谑的手法表达对现实的观察。但如今利用AI,人人都可以把原本用文字表达的想法以画面来表现,而且紧跟时事。以前这样的画作一般尺幅不会小于1米,我可能要等半年以上。”

不过在黄涛看来,以目前情况就断定“艺术已死”或“人人都能当艺术家”为时尚早。“这些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放大到普通国画、油画大小时,细节和美感是否还经得起推敲?”在他看来,艺术仍然需要艺术家反复练习的积累和勇于突破自我的创新,“如果AI仅仅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我想学到的可能是‘习惯’而非‘感受’。”

沙尘中,兵马俑坐地铁上班:未来我们在美术馆里只能看到AI作品吗?

以波点、南瓜为人熟知的草间弥生有很强的艺术基础

不久前中国香港M 视觉文化博物馆举办了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个人展览,这位艺术家最为人熟知的“符号”是各种大小的波点和卡通化的南瓜。但黄涛在展览上印象最深的,却是已经94岁的艺术家在15岁前后的速写作品《无题(花的速写)》。在这一组记录花朵从萌芽到凋零全程的速写中,草间弥生用“极其简练的线条记录了花朵形状和光影细节,甚至能看到日本传统绘画的影子”。黄涛感叹,伟大的艺术家能“放飞自我”是基于坚实的基本功,“目前AI还是就画论画,可以很‘像’但还谈不上创造。”

看品质不看出处?

不久之前,收藏着约翰内斯·维米尔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女孩》的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就公布了一张“补全”版的《戴珍珠耳环的女孩》:原本只有头像的女孩露出了大半个身体,背景里是堆满各类物品的房间。尽管用色与维米尔的习惯十分相似,但过于现代化的细格子门窗、状似宜家收纳盒的物品又透露出一种“违和”感。

这幅“补全”版是两位艺术家用电脑学习6万张肖像画后,将其中元素综合生成。有艺术家对此感到愤怒,认为“这是对维米尔遗产及所有艺术家的侮辱”,但美术馆方则表示很难定义什么是艺术,“我们认为这是一张漂亮的图片”。

沙尘中,兵马俑坐地铁上班:未来我们在美术馆里只能看到AI作品吗?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揭幕时请真人扮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无论喜不喜欢,不少画廊和策展人都在密切关注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AI进步的速度让人不能忽视它的存在。”从事艺术品交易的任女士表示,随着收藏家年轻化,近年艺术品一大趋势是二次元化,不久前香港巴塞尔展上能看到许多这样的作品,“AI在创作这类作品上有优势。”

据一些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大多数人工智能艺术品依然是“人工 智能”,远没有达到“一键生成”的水平,“要生成一件堪称艺术品的作品,往往需要艺术家和技术人员合作。”在他们看来,如果把AI视为一种工具,未尝不可使用。

沙尘中,兵马俑坐地铁上班:未来我们在美术馆里只能看到AI作品吗?

未直接参与安装不代表《引力剧场》不属于艺术家徐冰(摄影:孟雨涵)

在浦东美术馆里,徐冰创作的《引力剧场》旁,滚动播放着视频,记录创作过程:徐冰完成整件作品的创意设计后,由工人煅烧金属并安装作品。“我们会因为艺术家没有自己去烧制金属、没有爬上楼顶安装,就说不是他的作品吗?”任女士表示,当代艺术更多强调的是“观念性”,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相比,创作手段、表达方式和呈现媒介都更多元,“既然AI已经成为会给人们带来重大影响的东西,艺术作为记录时代的方式又为何不能呈现呢?”

“风格”该如何保护?

因为技术而改变艺术创作方式,历史上不止发生一次。1839年照相机诞生之后,原本以“记录”为目的的绘画并未就此止步。不少画家不再将“画得像”作为追求和评价标准,反而催生了以光影感受为主的印象派。时至今日,追求“完美再现”的绘画类型也依然存在,人们赞颂的是堪比照相机的绘画技艺。

沙尘中,兵马俑坐地铁上班:未来我们在美术馆里只能看到AI作品吗?

画家冷军以其难辨绘画还是照片的超精绘画闻名(摄影:蒋迪雯)

在任女士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带来艺术创作新的变革。但她也注意到,一些绘画软件上已经出现了“风格流派”,用户可以一键生成“毕加索”。“如果艺术家的独创得不到保护,还有人会不断创新吗?”

今年年初,美国旧金山插画家卡拉·奥尔蒂斯和另外两名艺术家对人工智能生成服务公司提起集体诉讼,指控他们侵犯艺术家的版权和作品公开权。全球知名的图片供应公司盖蒂图库今年2月也起诉人工智能生成平台公司,称其非法复制超过1200万张属于盖蒂图库的照片、标题和元数据。

目前,几乎所有法律对于版权的保护都采取“思想表达二分法”,即保护已经被创作“表达”出的作品,而非灵感、创意、风格等“思想”本身——艺术家们引以为傲的“风格”很难在法律中得到量化的定义和保护。而通过大数据学习,人工智能掌握一种“风格”并不是难事。

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知,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不得利用算法、数据、平台等优势实施不公平竞争”“尊重他人合法利益,防止伤害他人身心健康,损害肖像权、名誉权和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

“就目前来看虽然AI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但创造力仍是‘拼贴组合’式的。”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艺术创作者是以独特的美学方式来表达生活、情感和价值观,艺术创作很难在“人”缺席的情况下完成。黄涛也笑言,人工智能的“创作”是基于学习人类作品而来,“说明人的创作依然是AI艺术的审美天花板。”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

图片说明:右侧为具有绘画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来源:作者:简工博

 

常见问题
0
分享海报

评论0

请先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