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人工智能发展对国际社会影响越发显著

导读: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赵安琪)3月24日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大国间的科技竞争逐步演变为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议题。作为近年来的代表性前沿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越发显著。报告指出,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发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赵安琪)3月24日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大国间的科技竞争逐步演变为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兴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议题。作为近年来的代表性前沿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越发显著。

报告指出,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发展将为生产力的提升提供新动能。人工智能将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不同层级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带动了芯片、基础设施、大语言模型等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也会对经济带来结构性冲击,并带来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特别是随着新一轮地缘冲突爆发,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武器应运而生,人工智能的军事化应用成为影响国际安全和安全治理的新议题。”报告写道。

社科院报告:人工智能发展对国际社会影响越发显著

3月24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5)》发布会上致辞。马子倩/摄

报告关注到,新技术引发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2024年3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美国牵头提出的全球首份人工智能决议,强调各国应合作建设安全、可靠、可信的人工智能系统。同年7月,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中国提出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决议,强调加强关于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上的差距。这份决议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140多个国家的联署。报告认为,“两份决议互为补充,它们的通过也表明,中美两国完全可能在多边框架下就人工智能治理展开合作,国际社会也普遍支持这种合作。”

报告显示,中国一直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致力于加强人工智能双边合作。2024年7月,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呼吁各国政府、科技界和产业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在双边合作方面,2024年5月,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两国迈出了双边治理合作的重要一步。

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

社科院报告:人工智能发展对国际社会影响越发显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5)》封面图。主办方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常见问题
0
分享海报

评论0

请先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如已关注,请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